本报记者 孟 妮
菜鸟快递网络已覆盖巴西全境1000多城,本地下单后平均2至3日送达,圣保罗等核心城市可实现隔日达甚至次日达;
极兔建立了覆盖巴西所有26个州和1个联邦区的配送网络,是除巴西邮政外,当地为数不多能做到全国覆盖的快递公司;
美团旗下外卖服务Keeta于今年5月进军巴西市场,并计划5年内投入10亿美元,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为餐饮商户提供数字化工具支持;
……
过去14年间,中国对巴西投资总额已突破660亿美元,市场预测显示,中国企业有望占据该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物流企业加快布局巴西的步伐,并取得丰硕成果。
对此,国际物流企业DHL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和巴西的合作伙伴关系涵盖广泛的经济领域,从中国企业进入巴西市场,到未来数年间的市场深耕,物流都扮演重要角色。对中国物流企业而言,巴西不仅是不断扩张的消费市场,更是一个开放的创新试验田,这也使其成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主要战略目的地之一。
当然,在拓展巴西市场时,中国物流企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文化差异、商业环境的复杂性、监管环境的独特性,以及巴西物流格局的特殊性——运输距离长且主要依赖陆路模式。
那么,中国物流企业如何才能在巴西市场上提升效率呢?DHL提出五项实操建议:
一是优化仓储结构利用率。中国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分布式物流结构的潜力,在东南部以外的战略区域设置分销中心与枢纽。例如,通过在东北部等地区布局分销网络,实现在成本优化与客户体验提升的同时辐射全国市场。以汽车行业为例,企业可着力构建完善的入厂物流(I2M)体系,实现生产线直供的高度可控性、同步性与品质保障。
二是选择灵活且适应能力强的本地合作伙伴。中国物流企业可与熟悉巴西市场需求的物流伙伴建立合作以确保配送精准度、供应链可视性及成本控制。中国企业习惯采用按需付费的合作模式,这就要求其合作伙伴必须具备应对业务量波动的灵活性。以DHL服务某时尚电商平台的案例为例,该企业进入巴西市场时,需构建以收货中心为核心的运营模式。为此,DHL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既能消化波动的货量、实现实时运营调整,又能使其在客户要求的服务等级协议(SLA)框架内,即便面临显著需求峰值仍能确保运营稳定性与成本竞争力。
三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中国企业需要在巴西的法律、监管和税务领域获得全面支持,并选择具备快速落地实施能力的物流合作伙伴。在巴西境内进行货物运输需处理大量行政审批手续,熟悉当地运作环境的物流服务商有助于预判风险、指导战略决策,并能根据特定市场或区域需求定制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合规性与运营效率。
四是适应巴西电子商务的运营要求。巴西消费者对电商配送时效的要求位居全球前列。要在这个拥有逾两亿人口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配备适应区域特性的稳健且规划周密的物流体系,但仅关注消费者需求远远不够,还需实现尽可能精准的销售预测——包括销量、品类组合及库存布局,并设计最优的仓储运输方案。这在“黑色星期五”等销售高峰期尤为重要。此外,对技术与自动化的投入也日益成为提升效率与控制成本的关键要素。
五是关系与信任是优质商业合作的基石。对于巴西物流合作伙伴而言,必须准备好应对跨境商业往来中的文化差异。除了适应中方合作伙伴的工作风格与期望,商业合作更需要双方在短期工作模式与长期信任建立上寻求共识。
业内专家表示,伴随着巴西电商市场不断扩容与中巴经贸持续深化,中国物流企业将加速从“网络覆盖”向“效率深耕”转型。依托技术赋能仓储与清关,结合本土化合作破解合规与基建难题,头部物流企业有望在巴西市场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中巴供应链协同的重要力量。